找到相关内容400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【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】浅释--净慧法师(末法众生必读之一)

    观自己的心自在,观世音观自己自在。观世音自己的本身,身体就是化身了。化身菩萨说的,不是肉身形态说的,是观世音化身说的。心自在,不是一句空话,不受三界、宇宙法则的限制。没有达到彼岸,没有那么大的能量,...是法则,是规律,谁也改不了,是诸神秉承佛的旨意,在执掌着,我们必须依照毗卢遮那佛的法则办事,非想非非想的天王也改不了,必须依照人家的法则办事。在定的境界上,没有对立的问题,没有生灭法,不见“无常”见“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3376375.html
  • 略论明心见性--元音老人

    因为禅宗是教外别传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的。不像其他宗派,转弯抹角地建立许多仪轨法则,让行人按部就班渐次修习,慢慢证成。譬如欲深入宝所,禅宗只一道门,一打开,即能进入,而其他宗派,最少者亦有二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04776544.html
  •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

    至死,无一事不仗人力,而不以为耻。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,并佛力亦不愿受,丧心病狂,一至于此。净宗行者,所当切戒。至于修持法则,常当如子忆母,行住坐卧,语默周旋,一句佛号,绵绵密密,任何事缘,不令间断。都...专。不能念,要他念。不能一心,要他一心等。亦无奇特奥妙法则,但将一个死字,贴到额头上,挂到眉毛上。心常念曰,我某人从无始来,直至今生。所作恶业,无量无边。假使恶业有体相者,十方虚空,不能容受。宿生何幸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0176621.html
  • 批判与回应——略论中观应成派对唯识学三自性思想的批判

    习种子所生,依他缘起故,名依他起。”[[15]]   ②、根据月称的《自释》说“是假有法所依因”,同是为了成立依他起性有自性。唯识学以为假必依实,没有实法的所依,假法则不能安立,依他起性既为假法的所...

    海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75577109.html
  • 阿含经导读

    ,为什么有所谓“三世轮回”?原始佛教用缘起法则把人生分为十二支或者十二个环节,这就是用“十二因缘”或者“十二缘起”来进行解释。这是原始佛教的一个重要理论。在《杂阿含经》卷12第298经中,佛陀告诉诸...

    郁永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35177182.html
  • 空海法师:修行次第简介

    ;见性”是看到大自然的法则、法性,也看到我们的实相,因此不要把“见性”变为很抽象,“明心”有“明心”的过程,有&...

    空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578252.html
  • 转识成智,一切从心开始

    的精舍里对他说法,七年或者十五年。后来他把他所学的整理成为《弥勒五论》,弥勒菩萨传的五本论,这是藏传的讲法,汉传的讲法则说是《瑜伽师地论》。两个讲法是不协调的,中国过去是没有完整的《弥勒五论》,只译了...

    素闻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0778539.html
  • 对净土法门若干问题的思考

    构成名言章句的教典,发为思惟分别的理论,那就成为世谛流布,必然要照着诸行无常的法则而不断变化。但无论怎么变,佛法的实质是怎么也不能变的。   现在一些净宗大德,在弘扬净土的时候,每每过分夸大其实,...

    果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3378764.html
  • 本教文化

    哲学思想的发展进程和面貌。藏族传统哲学比较重视现实人生,侧重经验认识,而对人生本原、世界本体和彼岸世界等问题探讨较少。佛教把因果报应说成是支配人生的铁的法则,为人生的本原、本质、命运问题提供了一种神秘...

    庄春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13079495.html
  • 传教士眼中的中国佛教(下)

    下来。这时的利氏已经对中国的学术和社会形成了系统的、固定的看法,对以前的材料的处理自然也是依据他的这些“新”法则来进行的。他刚到韶州时参观了著名的南华寺,在一五八九年九月九日写给当时在澳门作远东视察员...

    李雪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23079528.html